初中数学复习课初探
时间 :2021-05-12
作者 :邹军
来源:
浏览 :
分类 :2021年第1期
如果老师不能准确把握大部分学生处在什么程度,好学生处在什么程度,学困生真正在什么地方困,那么讲起来就没有针对性,不同程度的学生接受起来效果都会不好
每当一个章节学完之后或是一个学期结束之前,教师都要上一段时间的复习课。复习阶段一定要给学生留有消化反思时间,让学生思考回味复习的知识点、相关题目的特征及解题规律,便于真正让学生掌握和消化。为达到这一目的,教师应摒弃“三多三少”,克服“四种做法”,遵循“五大原则”,摒弃“三多三少”。
第一,追求知识的层次目标多,着眼学生的能力层次少。复习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:即时性复习、阶段性复习和经常性复习。在复习课中,老师不能树立太多的目标,这样会让学生无所适从,而是应该将题目与知识结构联系,引导学生从转化、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寻找解题思路,帮助学生解决解题策略。
第二,关注教材多,关注学生少。有些老师对教材的钻研和研究很深,但是备学生不足,缺少对学生的了解。
如果老师不能准确把握大部分学生处在什么程度,好学生处在什么程度,学困生真正在什么地方“困”,那么讲起来就没有针对性,不同程度的学生接受起来效果都会不好。
第三,练习做题多,梳理知识结构少。这种情况表现为,在复习的时候把学生的头脑作为一个储存知识的仓库,我什么都复习,什么都往学生的头脑里塞。这样学生头脑里记的知识虽然很多,但是在用的时候调集不出来。就像电脑硬盘样,里面能在很多东西,但是投用明确的分类编排而是乱七八糟的,这样找起来很费劲也不容易找到。很多老师容易出现的就是这个问题,没有对知识进行梳理,帮助学生构建起知识网络。克服“四种做法”:
第一、克服复习中只重“例题”,不重知识结构的做法。就是讲例题多,配套练习也不少,但是缺少对知识结构的介绍。这个结构一方面指的是这一章这一节在全书中所处的位置,另一方面是理解这一章节编者在编写教材时的目的和意图是什么。这些问题在新课标里面都是读的感受批注在书上。两年前我读过这本书,当时在书上划了许多记号,写下的文字却廖若晨星,这次重温经典感觉笔如神助。如读《泊船瓜洲》时,我奋笔疾书:“思乡”已经成为人类文化中永恒的主题。无论何时,无论何地,“家”总是时时萦绕在我心中。许多的感情会随着时光流逝而变质,但故土总能承载我们的悲欢离合,宽厚如同母亲的怀抱。你不必担心背叛和离开,也不必担心伤害和刺痛。如屈原的“飞鸟反故乡兮,狐死必首丘”,以飞禽走兽不忘出生之地为喻,形容忠诚于祖国,后来多指怀念故乡;如杜甫的“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”,以景托情突出思念故乡;如王湾的“海日生残夜,江春入旧年”揭示自然界规律之余,引出游子思乡的深情。
行笔至此,千言万语汇成一句:好读书,读好书,读书好!读书,读书,因为读书,我领略到“看庭前花开花落,任天外云卷云舒”的超然,这份超然,警示我在世俗前淡泊名利,读书,读书,因为读书,我体会出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”的自信,这份自信,支撑我在教学中勇于探索!
读书,读书,因为读书,我感悟了“人生如梦,一樽还酹江月”的大气,这份大气,激励我在挫折里笑对生活!
(作者单位:汉江小学)